《CGTN》去年播出英國私家偵探韓飛龍(Peter Humphrey)多年前在中國被捕後疑似被迫認罪的鏡頭,被英國通訊管理局認定為有失公允、並違反隱私原則。
《伊洛瓦底》報導,根據緬甸投資暨公司管理局 (Directorate of Investment and Company Administration)數據,2016-2017財政年度到2020-2021財政年度,日本是緬甸第五大投資國,在全民盟主政時期已經投資超過13億美元(約363億7127萬新臺幣)獲准在緬經營的企業共有37家。」麒麟指出,已要求緬甸經控公司詳細說明財務與治理結構,並稱已聘請第三方稽查員進行評估
不過,《通靈駕訓班》可不止於此,更是將顛覆的概念應用得淋漓盡致。還有馬汀正值青春年華的女兒根本不是處女,反倒是大齡女主角蘿絲才是。接下來,我將說明《通靈駕訓班》是如何打破禁忌,以及它如何表現出人達到心理學所謂的「人格的完整性」所需經歷的過程,當然,將涉及嚴重劇透。因此,分析心理學家卡爾.榮格 (Carl G. Jung)才會認為一個完整的人將會是陰陽同體的。文:廖家邦 橫掃歐洲四大奇幻影展、堪稱拿獎拿到手軟的《通靈駕訓班》,在今年的金馬影展登陸台灣,同樣掀起討論,也不負眾望擠進觀眾票選榜前20名。
就如聞天祥所說:「這裡面玩了很多《大法師》、《魔鬼剋星》、甚至靈異節目的哏,也自承不諱,重點是把它反轉成笑點。然而接下來導演做得更絕了,接二連三的荒唐事件後,有段一系列的驚恐表情的特寫蒙太奇,其中一鏡是狂風吹開蓋屍體的布,我們再次看到他老婆死去時驚嚇的面容,但這一次我們卻被逗樂了。那為什麼民進黨要罵趙少康?有人說,民進黨越痛恨的人,就是他們越害怕的人。
他還自清,不會受網友鼓動組「衝康黨」,釀藍營分裂。江當然是炒作短線,就像趙不炒長線。現在還早,那個人是誰,目前暫不重要。即便他演得再像,政治這把火,在他心中已經熄滅了20多年,是不可能被韓國瑜在一夕之間點起來的。
他貌似「橫空出世」想掠奪國民黨主席的姿態,絕非老派裝年輕的朱立倫、狀似新穎的江啟臣可以比擬。氣旋,是不可能抵禦得住季風的。
趙少康「做多」了好幾天,我必須當烏鴉「做空」。但拜登一直在政治線上,三次叩關總統終於圓夢。趙少康以「我的步伐不會停下來」、「鯰魚效應」自居,指過年期間將每天公布兩岸、國防等政策。只為了圓韓國瑜拱他出馬奪黨魁、劍指2024年這個局的先天不良。
沒有解決任何國民黨的結構問題。他有能力很快把場子炒熱,吸引媒體關注。年輕人叫不出趙少康,或叫不出政治的趙少康。當時出走是為阻擋李登輝的國民黨搞台獨,不在撼動執政的國民黨。
即便他在媒體圈呼風喚雨。他的「外省血液」,是洗不白也改變不了的。
藍軍的那個人甚至還沒浮上檯面。趙少康呢?他這些年除了在媒體上談論政治,他做了什麼政治扎根的工作。
「少康幫」不小於國民黨主席、小黨的立院黨團。但趙少康對國民黨只是止痛藥。但如今,政治頂多是老趙填滿媒體帝國的填充物,而不是要獵取的對象。即便閃得過2022年,趙少康2024年和韓國瑜如何帶領國民黨打贏總統選戰?台灣本土化浪潮是「東北季風」,趙少康、韓國瑜或郭台銘現象或旋風,都僅僅是「熱帶氣旋」。我先問:趙少康帶領國民黨的路線問題 外界擔心新黨化,老趙信誓旦旦說,不會讓國民黨新黨化,已離開新黨20年時間拉回到2000年,中國加入WTO之後,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,也認為網際網路將鬆動中國的專制統治,他用「把果凍釘上牆」(nail Jello to the wall)來比喻中國想要控制網路輿論的嘗試。
台灣由於經歷過戒嚴時代、白色恐怖的歷史,對於言論自由的議題自然格外敏感。科技本身是中性的,端看使用者如何利用。
以監理電視台為例,主管機關NCC強調三律共管,即自律、他律、法律,自律為優先,這樣的原則,也存在於去年NCC提出的《網際網路視聽服務管理法》(即俗稱的OTT專法)草案。我們曾希望社群媒體針對假訊息,積極作為,認為社群媒體對於其平台上的言論,應負起監管的責任。
而中國的網路長城,至今仍然屹立不搖。而中天新聞的倫理委員會乃至獨立審查人,即使提出討論,也並未完全改善中天新聞的亂象,有時甚至轉而為中天的違規行為辯白,顯然仰賴「媒體自律」有其侷限,尤其是在面對媒體背後的財團老闆之時。
只是,在去年的中天新聞台換照案,NCC的角色受到旺中集團等媒體強烈質疑,大張旗鼓以「新聞自由」來指控NCC、來為中天保駕護航,而忽略中天新聞多次違反《衛廣法》、未兌現六年前換照時的承諾、不顧媒體進行事實查證的基本責任、製播諸如「天現祥雲」的怪力亂神內容、公然扭曲自身遭裁罰的原因,意在抹黑NCC等荒謬行為。中天在12月11日最後一日在電視上播出的內容,更是極盡荒唐,切切實實證明了NCC在駁回換照申請後所稱的,中天內控機制完全失靈。可是,現在我們看到的是,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控制了訊息的流通、對於因「違反社群守則」而被刪除的訊息,我們無從辯駁、假訊息漫天流竄,情況嚴重到,各國紛紛祭出法案或是白皮書,試圖給予規範。2010年突尼西亞爆發茉莉花革命後,要求民主化的「阿拉伯之春」浪潮席捲北非,當時網際網路可說是對抗極權政府最有力的武器。
90年代,美國為應對網路色情的問題,制定《通信規範法》,在1997年被美國最高法院裁定,法案中反低俗內容的條款違憲,但法案第230條保障網路服務供應商無需為第三方使用者的言行負法律責任、允許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出於善意,可對平台上冒犯性的內容進行限制,該條至今仍然有效,並在去年美國大選,因川普力推撤除此條文而引起關注。2014年台灣的太陽花學運,新媒體同樣透過網路,以新的傳播模式直播、呈現被佔領的議場內的情況,以及警察和佔領者發生衝突的現場,促使學運的影響力發揮到最大。
Photo Credit: 中央社 有鑑於此,NCC對電視台採行的監理方式,是在收到民眾申訴後,交由各家電視台的自律委員會討論,在收到會議紀錄後,再請由外部專家學者組成的廣播電視節目廣告諮詢會議討論,最終才將討論結果交由大委員會裁定,而NCC委員會的組成本身,也是交錯任期、由立法院多數同意通過,並採合議制,設計制度的原意,是希望藉此抹消政治色彩、回歸專業監理,取代過去難以避免有人治色彩的新聞局。文:賴昀(《沃草》編輯・關注傳播政策的新生代) 近十年,傳統新聞業受到網路衝擊,收入下降,老牌報章雜誌如《壹週刊》、《聯合晚報》、《新新聞》一一停刊或是停止發行紙本,記者編輯的工作待遇下降、職缺減少,種種現象,對媒體從業人員、關心媒體環境、乃至於關注民主環境的人來說,都是難以忽視的困境、迫在眉睫的危機,將現在此時比喻為媒體業「最壞的時代」也不為過。
不過,仰賴自律,就足以保障新聞品質、使傳播環境向上嗎?從現在各家商業媒體的新聞報導來看,恐怕未能給予肯定答案。究竟,面對急速變動、日新月異的傳播科技,我們應該如何應對?什麼樣的傳播政策,能夠保障並提升整體的媒體環境,進而保障媒體提供公共討論的本質,維護民主社會的發展? 社群媒體的發展:從注入民主活力,到濫權疑慮 曾經,新型態的媒體一度有著取代傳統媒體的勢頭,因為網路內容傳播迅速、成本低的特性,關注特定領域的網路獨立媒體紛紛成立,個人也能夠以「公民記者」的身份,追蹤、關注、傳播自己所關心的議題和觀點
2014年台灣的太陽花學運,新媒體同樣透過網路,以新的傳播模式直播、呈現被佔領的議場內的情況,以及警察和佔領者發生衝突的現場,促使學運的影響力發揮到最大。2010年突尼西亞爆發茉莉花革命後,要求民主化的「阿拉伯之春」浪潮席捲北非,當時網際網路可說是對抗極權政府最有力的武器。Photo Credit: 中央社 有鑑於此,NCC對電視台採行的監理方式,是在收到民眾申訴後,交由各家電視台的自律委員會討論,在收到會議紀錄後,再請由外部專家學者組成的廣播電視節目廣告諮詢會議討論,最終才將討論結果交由大委員會裁定,而NCC委員會的組成本身,也是交錯任期、由立法院多數同意通過,並採合議制,設計制度的原意,是希望藉此抹消政治色彩、回歸專業監理,取代過去難以避免有人治色彩的新聞局。台灣由於經歷過戒嚴時代、白色恐怖的歷史,對於言論自由的議題自然格外敏感。
我們曾希望社群媒體針對假訊息,積極作為,認為社群媒體對於其平台上的言論,應負起監管的責任。文:賴昀(《沃草》編輯・關注傳播政策的新生代) 近十年,傳統新聞業受到網路衝擊,收入下降,老牌報章雜誌如《壹週刊》、《聯合晚報》、《新新聞》一一停刊或是停止發行紙本,記者編輯的工作待遇下降、職缺減少,種種現象,對媒體從業人員、關心媒體環境、乃至於關注民主環境的人來說,都是難以忽視的困境、迫在眉睫的危機,將現在此時比喻為媒體業「最壞的時代」也不為過。
90年代,美國為應對網路色情的問題,制定《通信規範法》,在1997年被美國最高法院裁定,法案中反低俗內容的條款違憲,但法案第230條保障網路服務供應商無需為第三方使用者的言行負法律責任、允許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出於善意,可對平台上冒犯性的內容進行限制,該條至今仍然有效,並在去年美國大選,因川普力推撤除此條文而引起關注。而中天新聞的倫理委員會乃至獨立審查人,即使提出討論,也並未完全改善中天新聞的亂象,有時甚至轉而為中天的違規行為辯白,顯然仰賴「媒體自律」有其侷限,尤其是在面對媒體背後的財團老闆之時。
究竟,面對急速變動、日新月異的傳播科技,我們應該如何應對?什麼樣的傳播政策,能夠保障並提升整體的媒體環境,進而保障媒體提供公共討論的本質,維護民主社會的發展? 社群媒體的發展:從注入民主活力,到濫權疑慮 曾經,新型態的媒體一度有著取代傳統媒體的勢頭,因為網路內容傳播迅速、成本低的特性,關注特定領域的網路獨立媒體紛紛成立,個人也能夠以「公民記者」的身份,追蹤、關注、傳播自己所關心的議題和觀點。不過,仰賴自律,就足以保障新聞品質、使傳播環境向上嗎?從現在各家商業媒體的新聞報導來看,恐怕未能給予肯定答案。